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3月21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
- A:郁达夫和徐志摩
- B:郭沫若和郁达夫
- C:闻一多和徐志摩
- D:郁达夫和闻一多
答 案:C
解 析:“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郁达夫和郭沫若是创造社的成员。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 A:陶渊明
- B:李白
- C:曹操
- D:司马迁
答 案:C
解 析:“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这里以此比喻贤士人才多多益善,就像山不满足它的高,水不会满足它的深,深切表明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
主观题
1、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紧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遗:
阙:
隧:
其:
施:
(2)将这段文字中的“公赐之食,食舍肉”“其是之谓乎”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
(4)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有哪些?
(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
(6)概括文中郑庄公、颍考叔的性格特点。
答 案:(1)遗:赠送。阙:同“掘”。隧:用作动词,挖成隧道。其:句首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施:影响,推广。 (2)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旁。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这个人吧!
(3)尾声。
(4)使故事更加完整;宣扬以孝治国的观念;揭露郑庄公的虚伪。
(5)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细节描写。
(6)郑庄公虚伪,颍考叔机敏聪慧、循循善诱。
2、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 案:这段文字将吃饭跟结婚相类比,表明有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填空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正确地解答一道题,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有创意地上好一节讨论课,常常来源于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可能引人实现目标,也可能引人误入歧途。思路背后的东西。更是让人难以言说。
请以“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思路”这个话题写作空间比较宽阔,考生很容易脱离中心或者干脆无法确立中心。在写作时,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正确的思路带来成功,错误的思路带来失败”展开论述,重点在于展现“拥有正确思路的重要性”。此外,考生还可以进一步论述“如何学会正确思考,获得正确的思路”。【经典事例】
1.一个A鞋厂的推销员,一个B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一个岛国推销鞋。他们看到同一个事实:这里的人不穿鞋。A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然后就离开了这里。B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还没有穿鞋,市场前景看好。”然后他把一双最好看的鞋送给国王穿,这里的人看到国王穿鞋,结果人人穿鞋。于是他在这里开设了卖鞋的商店……后来,A鞋厂倒闭了,B鞋厂发财了。
2.秀才赶考,考前一个梦见自己在墙头种白菜,他认为这个梦寓意自己会无功而返,于是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准备返乡。客栈老板不觉得如此,反而恭喜秀才,说“墙头种白菜就是‘高种(中)’,今年科举必高中呀!”后来,秀才果然中了探花。
【名人名言】
1.三思而后行。——孔子
2.在我看来,思路清晰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独自在一处徘徊的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
3.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王维维
4.思路正确打胜仗,思路错误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李家祥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个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年轻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迎面又是两扇小门……
一路往前走,男人推开了美丽、年轻、善良、温柔、有钱、忠诚、勤劳、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有幽默感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扇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的过于完美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姻介绍所的后门。
故事中的男人是追求“完美”的,这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完美”是考生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完美情结,因而很容易展开联想进行破题。但是,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局限考生自我的生活经验,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这样文章内容才能更充实,文章格局才会更开阔。提供这样几个立意:1.不需要追求完美,人无完人,知足常乐。
2.追求完美的过程让人变得更优秀。
【经典事例】
有一个圆,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它感到很自卑。他想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为此它到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快碎片。因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在寻找的时侯他滚的很缓慢。一路上,它与鲜花为伍,同昆虫们叫谈,充分的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它找到了很多碎片,却都不是自己掉小来的那块,但他并不气馁,继续寻找着……终于有一天,他如愿以偿的找到了那块碎片。并且使自己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然而,他滚动的太快,以致错过了花开的季节,忽略了虫子的呢喃,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后来它意识到了这一点,毅然丢掉了那块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那快碎片。
【名人名言】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3.有许多可爱的女性,但没有完美无缺的女性。——雨果
4.所谓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村上春树
5.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王尔德
简答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答 案:①表达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需要相当的长度。②作品艺术的完整也需要相当的长度。
2、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丧子农家寡妇的形象?
答 案:通过对农妇神态、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其形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