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0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

2025年04月0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

2025/04/0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4月4日专为备考2025年生态学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野外我们第一眼就可以区别出森林和草地,首先依据的是生活型。()  

答 案:对

2、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答 案:对

单选题

1、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随机型
  • B:均匀型
  • C:成群型
  • D:聚集型

答 案:A

2、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 A:原生演替
  • B:次生演替
  • C:逆行演替
  • D:周期性演替

答 案:B

主观题

1、可持续发展

答 案: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2、生态入侵  

答 案: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填空题

1、________既能在阳地生长,也能在较阴的地方生长,只是不同植物种类的耐阴性的程序不同而已。  

答 案:耐阴植物

2、群落的__________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生物种群在水平上的水平结构,也称作群落的二维结构。  

答 案:镶嵌性

论述题

1、论述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答 案:(1)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 (2)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水的渗透作用。(3)陆生动物对水分子的适应:①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不论是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还是高等的脊椎动物,它们各自以不同的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湿度,保持生物体的水分平衡。例如,昆虫具有几的丁质体壁,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的黏液,爬行动物具有的很厚的角质层,鸟类具有的羽毛和脂腺,哺乳动物具有的皮脂腺和毛,这些都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②行为适应:沙漠地区夏季昼夜的地表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地面和地下的相对蒸发力相差也很大。沙漠动物一般白天躲在洞内,夜里出来活动。
③生理适应:许多动物在干旱的情况下具有生理上的适应特点。例如,骆驼不仅具有储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有丰富的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血液中还有特殊的脂类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2、试述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答 案:(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便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可分为冷害和冻害两种。①冷害是指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冷害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②冻害指冰点以下低温对生物的伤害,不同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冻害发生温度均存在较大差异。(2)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①在形态方面,北极和高山植物的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这种形态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减轻严寒的影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贝格曼规律。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阿伦规律。②在生理方面,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强抗寒能力。此外,极地和高山植物在可见光谱中的吸收带较宽,并能吸收更多的红外线,一些植物的叶片在冬季由于叶绿素破坏和其他色素增加而变为红色,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动物靠增加体内产热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寒带动物利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往往能使其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代谢产热的情况下就能保持恒定的体温。③在行为方面,动物主要表现在休眠和迁移两个方面,前者有利于增强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