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0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4月06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4/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议论文的核心要素是()。

  • A:论据
  • B:标题
  • C:论证方法
  • D:论点

答 案:D

解 析: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

2、《日出》的作者是()。

  • A:老舍
  • B:田汉
  • C:丁西林
  • D:曹禺

答 案:D

解 析:《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它因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剧本用人像展览式结构,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

主观题

1、“云未应”是什么原因?

答 案:“云未应”,叛军又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吱声。全文中有一句,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在第一次的乞师中,贺兰进明妒忌张巡、许远的威望和功劳超过自己,不肯派兵相救,却想要挽留南霁云。第二次的劝降中,南霁云假装不说话,让对方以为被说服,通过诈降的方式,伺机复仇。

2、“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文艺创作现象?

答 案:通过描写作画时应有的心理状态,反映出“灵感”的爆发稍纵即逝,应一气呵成完成创作的文艺创作规律。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提问要求,既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保守了秘密。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话题中的“拒绝”应是一种委婉的、有技巧的拒绝,写作时不可偏离这样的原则可以从“为什么要学会拒绝”,“怎样拒绝”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论述。应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白云山下的云居寺又名西域寺,俗名小西天,是一座规模宏伟、建筑精美的寺院。寺内有南北压经塔两座,以秘藏丰富的石刻经板而名闻中外。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时,周恩来总理陪同他参观云居寺和出土的石经。尼赫鲁看到这批精美的石经后,不无感慨地说:“总理阁下,我们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有西天天竺国之称,贵国唐代敕封的唐僧曾来西天拜佛,取回真经万卷,弘扬佛教。现在我来到中国号称小西天的云居寺,目睹这些刻在石板上的石经,说不定有些经卷在印度已经失传,请允许我和阁下商量,印度愿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两块同等重量的石经,运回印度供奉,恳请阁下俯允。”
周恩来总理微笑着说:“这些石经,是中国人民经过一千多年创造的天下奇迹,号称国宝,黄金有价,国宝无价呀。我作为中国总理,怎能用无价的国宝换取有价的黄金呢!我不能答应,请阁下谅解。”说完,两位总理都笑了。
【名人名言】
1.拒绝别人一定要委婉,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被别人拒绝一定要大度,因为拒绝你的人总有他的理由。——汪国真
2.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三毛
3.说出拒绝的理由时,别忘了为未来的索要留下某种余地。——(英国哲学家)阿瑟·赫尔普斯
4.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毕淑敏《行使拒绝权》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日本女孩,自小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一直积极而快乐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她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演出话剧的机会。日本著名的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次演出,女孩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却让他如获至宝。女孩果然不负众望,她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各地。
请依据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概括文段核心内容:乐观的女孩不放弃希望,用“丑陋的声音”征服了世界。从中可以得出立意:①只要不放弃希望,劣势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优势;②积极乐观对待困境、缺陷;③在困境中、在不利中寻找成功机会……选择一个观点,展开论述即可。该话题可用的材料非常之多,但要写出新意,还需考生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落俗套。【经典事例】
1.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
2.海伦·凯勒的故事。
3.身残志坚,投身文学创作的张海迪。
【名人名言】
1.经过磨难的好事,会显得格外香甜。——莎士比亚
2.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3.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的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斗争,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泰戈尔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简答题

1、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答 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文中对“我”对父亲的感情的描写不多,共三处,但却很好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

2、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的?
(3)这样的描写方法对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答 案:(1)这段文字揭示了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一段几经搏斗的心理活动。 (2)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心理活动。(3)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从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的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