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09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4月09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4/0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9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 A:郭沫若《炉中煤》
  • B:徐志摩《再别康桥》
  • C:闻一多《发现》
  • D:艾青《我爱这土地》

答 案:B

解 析:A项,郭沫若的《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B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它具有清新飘逸的意境美,和谐动人的音乐美,绚丽斑斓的绘画美,结构错落有致的建筑美,极具艺术风格。C项,闻一多的《发现》,揭露了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D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日本侵华时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

2、《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 B:焚券市义
  • C:营造三窟
  • D:乘车过友

答 案:C

主观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情?

答 案:这首诗全篇表现了李白矛盾多变的复杂思想感情,既表现了诗人由于当时的黑暗现实所产生的仕途艰难的苦闷,又表现了诗人出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而产生的对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

2、作者对姐姐的回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案:作者以姐姐的悲惨命运为例,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
请以“误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作时应紧扣话题“误区”。可从“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误区”以及“误区产生的原因”入手,重点论述怎样认识误区,进而走出误区。注意文章立意正确,观点明确。可引用名人事例或者名言、俗语等作为论据,注意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1.执念也会使人陷入误区。现今各种媒体报道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洗脑”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传销新人”到被官方解救时大多仍执迷不悟,死活不愿回家。他们多已接受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人说,缺乏社会经验或许是这些年轻人受骗上当的主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所贪念,故而执着的以为“空手套白狼”也会发大财,富可敌国的美好前程“指日可待”,可惜不仅自己做了传销组织身陷囹圄的“奴工”而不自知,还连累了身旁一大片的亲人和朋友。
2.“名人效应”的误区。
【名人名言】
1.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
2.谈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请以《捷径与美景》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乙脑病毒的宿主分为哪几类?  

答 案:乙脑病毒的宿主有中间宿主、储存宿主和终末宿主三类。  

2、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1)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2)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
(3)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答 案:(1)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2)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对方并不需要的圣诞礼物。(3)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吉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
(4)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