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11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4月11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4/1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11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 A:贪婪狂妄
  • B:老谋深算
  • C:褊狭昏聩
  • D:恪守孝悌

答 案:B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A:塞上长城
  • B:江南游子
  • C:千骑拥高牙
  • D:龙城飞将

答 案:B

解 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意思是,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辛弃疾自称为江南游子,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主观题

1、找出小令中的三组鼎足对。

答 案:“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小令中的鼎足对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往日香市与今日香市的主角各是什么?香市主要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 案:“香市”的兴盛本是农民祈神赐福、“借佛游春”的需要,所以昔日“香市”的主要游客是农民。而今日,“香市”的主角变成了镇上的小商人。这种变化说明农村经济的凋敝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与发展。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写作题

1、题目:小议“嗟来之食”是否可吃要求:(1)必须写成议论文。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嗟来之食”即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多指侮辱性的施舍。不吃“嗟来之食”看重做人应有骨气有志气,强调人的尊严和精神气节。吃“嗟来之食”代表了忍辱负重,有点不拘小节。作文立意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题目要求写成议论文,注意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谨。【经典事例】
1.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
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
3.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名人名言】
1.大丈夫能屈能伸。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士可杀,不可辱。——《礼记·儒行》
4.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是要痛的。——毛泽东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正确地解答一道题,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有创意地上好一节讨论课,常常来源于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可能引人实现目标,也可能引人误入歧途。思路背后的东西。更是让人难以言说。
请以“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思路”这个话题写作空间比较宽阔,考生很容易脱离中心或者干脆无法确立中心。在写作时,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正确的思路带来成功,错误的思路带来失败”展开论述,重点在于展现“拥有正确思路的重要性”。此外,考生还可以进一步论述“如何学会正确思考,获得正确的思路”。【经典事例】
1.一个A鞋厂的推销员,一个B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一个岛国推销鞋。他们看到同一个事实:这里的人不穿鞋。A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然后就离开了这里。B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还没有穿鞋,市场前景看好。”然后他把一双最好看的鞋送给国王穿,这里的人看到国王穿鞋,结果人人穿鞋。于是他在这里开设了卖鞋的商店……后来,A鞋厂倒闭了,B鞋厂发财了。
2.秀才赶考,考前一个梦见自己在墙头种白菜,他认为这个梦寓意自己会无功而返,于是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准备返乡。客栈老板不觉得如此,反而恭喜秀才,说“墙头种白菜就是‘高种(中)’,今年科举必高中呀!”后来,秀才果然中了探花。
【名人名言】
1.三思而后行。——孔子
2.在我看来,思路清晰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独自在一处徘徊的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
3.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王维维
4.思路正确打胜仗,思路错误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李家祥

简答题

1、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答 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文中对“我”对父亲的感情的描写不多,共三处,但却很好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

2、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球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
(1)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孙老者形象的?
(2)这段文字突出描写孙老者的眼睛,并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案:(1)肖像描写。 (2)在肖像描写中,作者善于用比喻。文中写孙老者的眼睛有三处,“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那俩黑眼球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三个比喻突出地表现他眼睛的深、小、亮和有力、专注,这些比喻词表现了他爱艺如命的性格特征。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