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 B:创造社
- C:语丝社
- D:文学研究会
答 案:A
解 析: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俱乐部,他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将俱乐部命名为“新月”,新月社便由此得名。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也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2、下列各组句中括号中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
-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C: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D: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答 案:B
解 析:A项,第一个“或”译为:或许,第二个“或”译为:或者;B项,两个“而”均起转折作用,译为:却,但。C项,第一个“且”译为:将要,第二个“且”译为:而且;D项,第一个“固”译为:始终,第二个“固”译为:本来。
主观题
1、解释下列中字词的含义。成立:祚薄:儿息:婴:蓐:
猥以:当:笃:但以:区区:
答 案:成立:成人自立。祚薄:福薄。祚,福。儿息:儿子。息,子女。
婴:缠绕,缠身,这里指疾病缠身。
蓐:通“褥,”草垫子,此指褥子。
猥以:以我。猥,辱,鄙,谦词。
当:担当。
笃:病重,沉重。
但以:只是因为。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案:结构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诗中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情感上:通过描绘海上升起的明月,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填空题
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2、《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求:(1)以议论为主;
(2)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指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是说离成功越近越不能松懈。弄清题目含义后,写作可就“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原因,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半途而废等方面展开。【经典事例】
1950年,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因成为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那天,海面浓雾弥漫,海水冰冷刺骨。在游了漫长的16个小时之后,她的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精疲力尽。就在剩下最后一英里时,她的意志动摇了,强迫护卫把她拉上了随行的小艇。小艇瞬间到达了对岸,她看到海滩上欢呼等待的人群。到此时她才知道,她距成功只有短短的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自己没能咬咬牙再坚持一下。
【名人名言】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梁启超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简答题
1、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丧子农家寡妇的形象?
答 案:通过对农妇神态、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其形象。
2、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3)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答 案:(1)选取“背影”为角度。 (2)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3)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