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22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5年04月22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5/04/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4月22日专为备考2025年艺术概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擅画奔马并融西洋绘画技法于国画创作之中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是()。  

  • A:刘海粟
  • B:徐悲鸿
  • C:黄宾虹
  • D:齐白石

答 案:B

2、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除了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之外,还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的()。  

  • A:“有意味的形式”说
  • B:“媒介”说
  • C:“情感符号”说
  • D:“表现发生”说

答 案:D

3、“有意味的形式”是()提出的。  

  • A:杜夫海纳
  • B:克莱夫·贝尔
  • C:黑格尔
  • D:别林斯基

答 案:B

主观题

1、音乐作品: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答 案:(1)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与其父同名,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这给帝国首都维也纳居民带来了沉重的悲伤情绪。为了摆脱这一情绪,小约翰•施特劳斯受托,于1867年创作了这部“象征维也纳生命力”的圆舞曲。乐曲序奏一开始,由小提琴用碎弓轻轻奏出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展开了抒情明朗的上行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互呼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之后,经过作者对旋律起伏的层层推进,情绪愈加爽朗活泼,朝气蓬勃,最后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作品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他表现手法为依据,民间色彩深厚,形象鲜明、旋律丰富,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这首乐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是历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备曲目。

2、电影作品:《乱世佳人》  

答 案:(1)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的,耗资巨大,场面恢弘,人物众多,剧本一再更改,三易导演,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市首映。这部小说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也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2)《乱世佳人》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3)该片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的巅峰作品,以史诗风格拍摄的爱情影片,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爱情象征。这部传世经典影片讲述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将国家大的政治风云和个人小的爱情纠葛完美组织在叙述的流程当中。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几个主要角色生动鲜明的性格特征被几位优秀的演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该片的场面宏伟壮观,辽阔的田园风光,亚特兰大大火场面,还有伤兵医院和南方军队溃败的场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3、电影艺术:《乱世佳人》  

答 案:《乱世佳人》是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代表性影片,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 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 影片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乱世佳人》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影片制作精美,场面壮观,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旷世巨片,是一首人类美好爱情的绝唱,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

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典型。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3)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他是中国南方农村无数破产农民中的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盲目自大却又自轻自贱.蛮横霸道却又懦弱胆小,渴望革新却又狭隘守旧。鲁迅用许多情节塑造出了这一个活灵活现的独特个体。阿Q这种心理超越了阿Q个人,成为整个民族心理的象征,即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们不断欺骗自己来获得虚幻满足,从而忍受压迫的奴隶心理。不仅阿Q是这样,他身边的人无论是贫民还是地主也都如此,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形象体系。故事发生在清末一个封闭落后的农村,这一时代和地点也非常典型。一方面,它是具体的一个村落和一段时间,生活着一群麻木愚昧的村民;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缩影,代表了大多数未曾觉悟的国民。典型环境与阿Q这一典型形象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的国民性,对我们了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有极大的帮助。  

2、联系实际说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答 案:(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准。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艺术风格具有继承与独创、稳定与渐变、多样与同一的特性。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艺术主张;第二种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呈现流派特征;第三种是由他人将其归纳为特定流派。 (3)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4)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表现。。艺术思潮常常包容一个时期内多个艺术门类中多个流派的艺术主张。以现代主义为例,作为一种艺术思源,它兴起于 20 世纪初,落于 20 世纪 50 年代,延伸至。其间生成了来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后期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荒诞派等多种艺术流派,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其中有的艺术流派还可以分出更细的艺术流派。

3、结合鲁迅作品中的阿Q谈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和共性特征的认识。  

答 案:(1)艺术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具备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2)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形象独特、鲜明。阿Q其形象的鲜明性是他的爱看热闹、赌钱,而主导性性格则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他具有独特的外表、行为、生活习惯、性格、情感和独特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其个性的体现。(3)共性使得艺术典型有了深刻的社会认识功能和教育作用。阿Q是一个连姓都被剥夺的雇农形象.精神胜利法成为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既是辛亥革命前后这些流浪雇农的表现,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这一虚构人物,被鲁迅以夸张的漫画式手法展现出来,人们看到他的苦难与不幸,也体悟到他的无知与懦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阿Q的丑态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使人们在笑谈中洞察作者的用意。阿Q既是一个人物的典型,又是一个民族的肖像,表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即典型的共性。

简答题

1、简述建筑艺术的内涵,并按其功能列出3种类型。  

答 案:(1)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 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建筑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分享: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相关文章



盖楼回复X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