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2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

2025年04月24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

2025/04/2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生态学基础》4月24日专为备考2025年生态学基础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荞麦、甘薯和烟草属耐碱性作物。()  

答 案:错

2、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答 案:对

单选题

1、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 A:谢尔福德
  • B:达尔文
  • C:奥德姆
  • D:莫比乌斯

答 案:D

2、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  

  • A:原生演替
  • B:快速演替
  • C:长期演替
  • D:世纪演替

答 案:A

主观题

1、光周期现象  

答 案:光周期现象: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光周期环境中,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

2、生态入侵  

答 案: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为的活动或其他途径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区域后,依靠其自身的强大生存竞争力(自然拓展快﹑危害大),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削弱的现象。

填空题

1、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__。  

答 案: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要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__________的生存能力。  

答 案:当代人和后代人

论述题

1、试述种群调节机制的几种学说。  

答 案: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着种群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因素,都同时影响着种群的数量动态。不同的生态学家提出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种群的调节机制。(1)生物学派认为,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利用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问竞争加剧,结果导致种群的数量下降,这种观点属于密度制约论,其中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有重要地位。(2)气候学派认为,种群数量是气候因素的函数,气候改变资源的可获性,从而改变环境容量。(3)不同于上述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而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外源性因素上。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异质性可能表现在行为上、生理特征上或遗传特征上;他们认为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了种内成员,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把种群调节看成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它经自然选择,带来进化上的利益。自动调节学说又分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①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问、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②内分泌调节学说强调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受生理反馈机制作用而受到抑制或停止。③遗传调节学说重视个体遗传的素质,认为个体遗传素质的不同是决定种群的适应能力以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遗传素质是亲代遗传下来的,所以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建立在种群内行为以及生理和遗传变化的基础之上,在下一代或几代调节中反映出来的。

2、论述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答 案:(1)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 (2)水生动物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水的渗透作用。(3)陆生动物对水分子的适应:①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不论是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还是高等的脊椎动物,它们各自以不同的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湿度,保持生物体的水分平衡。例如,昆虫具有几的丁质体壁,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的黏液,爬行动物具有的很厚的角质层,鸟类具有的羽毛和脂腺,哺乳动物具有的皮脂腺和毛,这些都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②行为适应:沙漠地区夏季昼夜的地表温度相差很大,因此地面和地下的相对蒸发力相差也很大。沙漠动物一般白天躲在洞内,夜里出来活动。
③生理适应:许多动物在干旱的情况下具有生理上的适应特点。例如,骆驼不仅具有储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有丰富的脂肪,在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分,血液中还有特殊的脂类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