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27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年04月27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

2025/04/2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27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 A:艰难困苦的生活
  • B:出生入死的经历
  • C:报国御敌的壮志
  • D:思念家乡的感情

答 案:C

2、“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A:培根
  • B:罗素
  • C:伏尔泰
  • D:马克思

答 案:A

解 析: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主观题

1、这是一首古体诗还是一首近体诗?

答 案: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唐代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2、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

答 案:“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玉骢”是指张生骑的青白色的马;“倩”,是请、央求的意思;“斜晖”,指斜照的阳光。意思是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想请它们挂住流逝的阳光,让时间走得慢一点。此即为移情入景,情景交融。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罗斯福婉转地拒绝了对方的提问要求,既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又保守了秘密。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话题中的“拒绝”应是一种委婉的、有技巧的拒绝,写作时不可偏离这样的原则可以从“为什么要学会拒绝”,“怎样拒绝”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论述。应注意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流畅。【经典事例】
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白云山下的云居寺又名西域寺,俗名小西天,是一座规模宏伟、建筑精美的寺院。寺内有南北压经塔两座,以秘藏丰富的石刻经板而名闻中外。
1956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来中国访问时,周恩来总理陪同他参观云居寺和出土的石经。尼赫鲁看到这批精美的石经后,不无感慨地说:“总理阁下,我们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有西天天竺国之称,贵国唐代敕封的唐僧曾来西天拜佛,取回真经万卷,弘扬佛教。现在我来到中国号称小西天的云居寺,目睹这些刻在石板上的石经,说不定有些经卷在印度已经失传,请允许我和阁下商量,印度愿以同等重量的黄金,换两块同等重量的石经,运回印度供奉,恳请阁下俯允。”
周恩来总理微笑着说:“这些石经,是中国人民经过一千多年创造的天下奇迹,号称国宝,黄金有价,国宝无价呀。我作为中国总理,怎能用无价的国宝换取有价的黄金呢!我不能答应,请阁下谅解。”说完,两位总理都笑了。
【名人名言】
1.拒绝别人一定要委婉,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被别人拒绝一定要大度,因为拒绝你的人总有他的理由。——汪国真
2.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三毛
3.说出拒绝的理由时,别忘了为未来的索要留下某种余地。——(英国哲学家)阿瑟·赫尔普斯
4.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毕淑敏《行使拒绝权》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悠悠岁月中,茫茫人海里,有多少人、多少事,常常会令我们或怦然心动,或沉思良久。
请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该忘记的,例如对于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为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应该忘记;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不该忘记;作文时,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其展开,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楚。【经典事例】
1.牢记南京大屠杀,忘记五千年辉煌历史。
2.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
【名言名句】
1.忘记应该忘记的,以破除牢笼;铭记应该铭记的,以洞悉前路。
2.跪着的德国人远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

简答题

1、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年青的女郎”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2)后四行诗揭示了诗人个人什么样的遭际?
(3)怎样理解这一节诗的寓意?
(4)作者借“炉中煤”来抒发内心的感受,这是什么表现方法?  

答 案:(1)“年青的女郎”主要比喻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 (2)后四行诗揭示了诗人原本是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但在五四运动之前的旧中国遭埋没,无法报效祖国。这揭示了旧中国压制人才、窒息人生的现实,反映了诗人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的遭际。只有在五四运动之后,诗人才得以“重见天光”,他看到祖国经历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后,将要焕发青春活力,将要涤荡这旧的国家,因而他感到自己也获得了新生。(3)在这节诗中,作者写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但一直被埋在地下,到今天才得以重见天光。诗中其实蕴涵两层含义: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直到今天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在五四运动之后终于焕发了青春活力和生机。
(4)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2、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是什么?
(2)词的下片所用三个历史典故的本来含义及作者借用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 案:(1)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开头“楚天千里清秋”到“断鸿声里”,都是写词人登高望远所见。清秋美景给词人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无限的忧愁和遗憾;而失群的孤雁,正是他这位“江南游子”的形象写照。后面几句由描写景物转为人物形象的描写,一个报国的志士,拍遍栏杆,也没有人能理解,报国无门的悲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2)这首词的下片用了三个历史典故,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取舍。第一,“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晋代张翰辞官的典故。张翰,字季鹰,晋代吴郡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便想起了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辞官归家。而作者在这里反用其意,表示在国难当头之际,不该置国事于不顾,思归故乡。
第二,“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三国时刘备批评许汜的故事。许汜在国家多事之秋,买田置屋,受到名士陈登的冷遇。许汜向刘备说陈登冷遇他,刘备则更明确地批评他在国难当头之际,只替自己打算,说如果自己是陈登,会更不客气。词人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志士,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耻于做自私自利的庸人。
第三,“树犹如此”,用晋朝桓温的典故。桓温北伐,看见他早年种的柳树已经长得非常粗大,不禁感慨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用这一典故意在表示,时光飞逝,报国无期,令人伤感。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