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专升本) → 2025年04月28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5年04月28日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

2025/04/2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4月28日专为备考2025年艺术概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艺术流派属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 A:古典主义
  • B:自然主义
  • C:浪漫主义
  • D:存在主义

答 案:D

2、《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电视作品的艺术类型是()

  • A:电视综艺节目
  • B:电视访谈节目
  • C:电视剧
  • D:电视纪录片

答 案:D

解 析:《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该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3、荷兰画家凡·高名作《向日葵》的风格属于()

  • A:立体主义
  • B:印象主义
  • C:新古典主义
  • D:超现实主义

答 案:B

解 析:凡·高是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他的名作《向日葵》的风格属于印象主义,该画用变化丰富的黄色突出欢快的调子,寄托着饱经人间苦难的画家对生命的热爱。

主观题

1、舞蹈作品:芭蕾舞剧《白毛女》  

答 案:(1)我国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由著名编导胡蓉蓉、傅艾棣、程代辉等编导,严金萱等作曲,首演于1965年。该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人物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优美动听的音乐,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中国芭蕾的奠基作之一。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有里程碑的作用。(2)它保留了原作中的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成功地浓缩了情节,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会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在音乐上,《白毛女》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舞剧音乐的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舞剧《白毛女》中的歌声,使剧中人物更为鲜活而丰满。尤其是喜儿这一角色,更是和其唱段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喜儿的淳朴(《北风吹》)、悲恸(《哭爹》)、愤怒(《见仇人烈火烧》)和惊喜(《见亲人》),扣人心弦,令观众为之动容。全剧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功地运用了民间音乐素材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3)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现代生活内容和芭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塑造人物方面,这部芭蕾舞剧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她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和参军后的英勇、干练,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都刻画得非常鲜明、生动。《白毛女》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

2、电影作品:《乱世佳人》  

答 案:(1)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而成的,耗资巨大,场面恢弘,人物众多,剧本一再更改,三易导演,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市首映。这部小说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电影也夺得多项奥斯卡大奖。(2)《乱世佳人》讲述了一个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故事。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3)该片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的巅峰作品,以史诗风格拍摄的爱情影片,已经成了那个时代的爱情象征。这部传世经典影片讲述的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情故事,将国家大的政治风云和个人小的爱情纠葛完美组织在叙述的流程当中。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几个主要角色生动鲜明的性格特征被几位优秀的演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该片的场面宏伟壮观,辽阔的田园风光,亚特兰大大火场面,还有伤兵医院和南方军队溃败的场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3、戏曲作品:《长生殿》  

答 案:(1)《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曲作品,是由清代戏剧家洪昇创作的爱情悲剧。洪昇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人。(2)就全剧的结构来看,主要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主线,即李杨二人的爱情;一是辅线,即时局的发展。全剧情绪浓烈,热烈地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但作者并未因其真挚的感情,原谅他们给国家带来的灾难,而是在歌颂中有批判,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3)《长生殿》剪裁大胆,结构宏伟,曲词优美,历来为人称道,清代曲家赞誉《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论述题

1、试论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主体性。  

答 案: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一般人进行艺术鉴赏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获得娱乐享受。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指鉴赏者从自身的关注点出发,可以获取有关艺术的专业知识,或者对作品所表现的自然和社会产生一定的了解。(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鉴赏者能够发现和判断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深层文化价值。(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艺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是鉴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审美经验对作品中的形象或意境进行再加工创造的过程。  

2、试论述艺术创作心理中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的要素。  

答 案:(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2)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豹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豹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3)审美想象的特征是:①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②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③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4)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3、试论述典型和意境并加以比较。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营造出一种深秋日暮的悲凉意境,渲染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3)典型与意境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讲,典型重再现,意境重表现;典型重写实,意境重抒情;典型重描绘鲜明的人物形象,意境重抒发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叙事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塑造典型;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侧重于在作品中创造意境。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典型和意境经常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典型论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则更强调意境论。  

简答题

1、举例说明,艺术批评有怎样的功能?  

答 案:(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细致分析,给予极高评价。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书信的方式对一些剧作家和小说家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许多艺术接受者正是通过艺术批评对作品产生了鉴赏的兴趣或加深了认识,从而有助于艺术的传播和鉴赏。(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鲁迅等左翼人士通过尖锐深刻的艺术批评同反动文人做斗争,领导进步文艺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